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劳动者维权意识的增强,劳动争议案件呈上升态势,把矛盾化解在基层,遏制在萌芽状态,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客观要求。近年来,监利市人民法院不断加强基层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建设,推进劳动纠纷化解关口前置,以打造名人名企调解工作室为标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形成了何啟国调解名人品牌效应。
何啟国个人简介
何啟国,男,汉族,中共党员,监利市人民法院退休法官,从事法治工作35年,2022年上半年,何啟国同志从监利市人民法院退休,退休后的他希望有机会能够继续发光发热,为人民服务,主动请缨从事劳动争议调解工作,监利市人社局、监利市总工会、监利市人民法院在得知他的意愿后均表示大力支持,在三部门的共同指导和帮助下,以何啟国为核心的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室正式成立。近两年以来,何啟国累计处理劳动争议案件170余件,调解成功案件占比80%以上,2023年,何啟国所在的调解工作室被评定为湖北省劳动人事争议金牌调解组织。何啟国在群众中有着极好的口碑,拥有丰富的劳动争议调解工作经验。
研究案情 知己知彼
每一个案件他都要进行认真研讨,完全吃透案情,做足功课准备,对于事实不清或者证据不足的点他都会及时找双方当事人了解具体情况。在充分知悉案件来龙去脉后,便结合相关政策法规,判断是与非,明辨对与错,紧接着分析双方当事人存在的不足,寻找调解工作突破口,形成调解思路,最后分别约见当事人,阐述各自风险利弊,因势利导,寻找双方能够达成调解的最大公约数,促成调解。
因人而异 灵活调解
调解工作是一门艺术,非常讲求灵活性,根据不同人物个性特点采取相应不同的调解方式。对于那些性子比较直,情绪比较激动的人,与他们沟通时要掌握张弛有度,沟通有阻碍可先“冷处理”,然后循序渐进,安抚其情绪,引导其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对那种不讲道理的人,要耐心做好法律解释工作,以法服人;而对于得理不饶人个性的人,要用乡土人情观念感染他,熟人社会,能够找到和他熟悉的人共同做调解工作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多元协作 提质增效
广开案源,何啟国调解工作室与多部门加强协作,凝心聚力促调解。一是积极与监利市劳动人事仲裁院协作,劳动仲裁作为法定解决劳动争议的前置程序,何啟国调解工作室与劳动仲裁院长期达成协作机制,主动接受仲裁院的委托调解,开展裁调对接工作;二是保持与监利市人民法院密切对接,接受来自监利市人民法院委托的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三是加强与社会矛盾综治中心协作,联合调解,提质增效。
主动服务 赢得理解
知行合一,何啟国从事调解工作以来,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积极主动作为,根据调解工作的实际需要,经常走访企业与劳动者,动之以理,晓之以情,详细了解案件具体情况的同时,耐心细致的讲解相关政策法规,赢得了许多企业和劳动者的支持与理解,有效促成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
![图片3.png 图片3.png](/upload/image/20241029/6386581087335047651494317.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