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法庭受理的案件虽不复杂,但案案都有其特殊性,通常“一把钥匙只能开一把锁”。
陈艳红1988年进入监利县人民法院,至今已走过28年。有着丰富调解经验的她,一眼就能看出家庭纠纷的矛盾点所在,她往往耐心倾听当事双方的抱怨,等到双方把心里的不满发泄出来,再“对症下药”,一般都能“药到病除”。
去年3月份,陈艳红审理了一起婚姻家庭纠纷案件,原告是30多岁的女子汤某,其丈夫张某有酗酒赌博等恶习,常常心情不好就拿汤某出气。“当时汤某情绪很激动,一直哭闹个不停。”
“你生病谁在医院照顾你,刮风下雨谁去接的你,忙到半夜谁在家里给你留灯等着你……”经过近5个多小时的开导,汤某心情终于有所好转,语气也有所缓和。化解了汤某心中的矛盾,陈艳红将汤某送回了娘家,一路上又聊了很多,等她返回法院时,已是晚上10点多。
第二天早上,陈艳红拿着还未整理完的材料,匆匆忙忙赶到张某家中。“滚远点,我家我做主,还轮不到外人插手。”得知陈艳红的来意后,张某脸色一板,连推带骂将陈艳红轰出去。不死心的陈艳红就蹲坐在张某家门前,从上午一直等到中午,这让张某很是惭愧。
“陈法官,对不起,请您快进来。”为了尽快化解这一家庭矛盾,陈艳红从家庭关系、夫妻关系以及个人性格等多方面跟张某谈心,从夫妻生活的点点滴滴聊到三口之家的幸福时光,最终张某写下“悔过书”,让这段感情重归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