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 法院要闻

陈艳红:婚姻家庭纠纷的“和事佬”

时间: 2016-11-30 15:02 点击量: 4516


开头.webp.jpg
陈艳红.webp.jpg
“十佳人民法官”候选人之十三
姓名:陈艳红
职务:监利县人民法院新沟法庭庭长
简介:2008—2010年连续三年被评为先进个人;2011年被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荣记个人二等功,被荆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评为“优秀法官,被监利县委政法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十佳政法干警”;2012年被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评为“办案标兵”。2014年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全国人民法庭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愿做“和事佬”  对症下药解纠纷

基层法庭受理的案件虽不复杂,但案案都有其特殊性,通常“一把钥匙只能开一把锁”。

陈艳红1988年进入监利县人民法院,至今已走过28年。有着丰富调解经验的她,一眼就能看出家庭纠纷的矛盾点所在,她往往耐心倾听当事双方的抱怨,等到双方把心里的不满发泄出来,再“对症下药”,一般都能“药到病除”。

去年3月份,陈艳红审理了一起婚姻家庭纠纷案件,原告是30多岁的女子汤某,其丈夫张某有酗酒赌博等恶习,常常心情不好就拿汤某出气。“当时汤某情绪很激动,一直哭闹个不停。”

“你生病谁在医院照顾你,刮风下雨谁去接的你,忙到半夜谁在家里给你留灯等着你……”经过近5个多小时的开导,汤某心情终于有所好转,语气也有所缓和。化解了汤某心中的矛盾,陈艳红将汤某送回了娘家,一路上又聊了很多,等她返回法院时,已是晚上10点多。

第二天早上,陈艳红拿着还未整理完的材料,匆匆忙忙赶到张某家中。“滚远点,我家我做主,还轮不到外人插手。”得知陈艳红的来意后,张某脸色一板,连推带骂将陈艳红轰出去。不死心的陈艳红就蹲坐在张某家门前,从上午一直等到中午,这让张某很是惭愧。

“陈法官,对不起,请您快进来。”为了尽快化解这一家庭矛盾,陈艳红从家庭关系、夫妻关系以及个人性格等多方面跟张某谈心,从夫妻生活的点点滴滴聊到三口之家的幸福时光,最终张某写下“悔过书”,让这段感情重归于好。

甘当“调解员”  劝家和不劝婚离

在办案的过程中,陈艳红从不简单生搬硬套法律条款来裁判案件,而是用心聆听当事人倾诉,从细节处发现案件的矛盾点,将矛盾化解于无形之中。

2014年,周某来到法院向陈艳红咨询离婚相关法律问题,神色有些不自然。陈艳红敏锐察觉到其中可能另有隐情,便留下了周某的电话号码。

此后,陈艳红了解得知,周某在家人的介绍下,与杨某结为夫妻。不料结婚当天,杨某就想尽办法跑回娘家。起初,周某以为自己哪里做错了,多次到娘家哄妻子回家,直到偶然一次得知杨某本身患有心理疾病,为顺利结婚才故意隐瞒病情。周某心中很不是滋味,一气之下独自一人来到法院咨询离婚事项。

得知其中的缘由后,陈艳红主动上门给周某做思想工作,“一夜夫妻百日恩,你要求离婚只可能加重你妻子的病情发作。”陈艳红一席语重心长的话,让周某有些难为情,绝口不提离婚事情,反而一反常态,主动到医院看望妻子,到娘家照顾岳父母。

“没有您从中调和,可能我们家庭的隔阂就弥补不了了。”2014年年底,杨某病愈出院,周某带着妻子到法院找陈艳红,给她深深鞠躬表示感谢。

乐当“贴心人”  风雨奔波在路上

寒来暑往,陈艳红坚守岗位全心付出,她的努力同事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二十几年来,她从未休年假,因为手上有太多案件等着她处理。她几乎没有周末,因为身边有太多纠纷等着她解决。她常说:作为一名法官,为了使更多的家庭能和谐美满,应想当事人之所想,急当事人之所急。

“陈法官真是位调解高手,尤其是婚姻家庭纠纷这一块!”书记员回忆称,记得有一次下班后,陈艳红准备回家参加家庭聚会,突然接到一个电话称袁某夫妻俩又吵着要离婚。袁某这对夫妻陈艳红熟悉的很,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隔三差五闹离婚,次次都是陈艳红上门做工作调解。

“陈法官,要不您先回家吃饭,我去看看情况。”陈艳红笑道,吃饭不在乎这一会,万一因为我没去做工作,导致袁某夫妻俩离婚,不但当事人受伤害,我也惭愧。那一天陈艳红工作到很晚,晚上10点多钟才回家。这样的事太多太多,她往往因为一件“小事”忙到很晚,以至于家里永远留着一盏回家的灯。

二十八个春秋,衣带渐宽终无悔;二十八个寒暑,默默无闻扎基层。二十八个春秋,承载了太多的惆怅与委屈,二十八个寒暑,承载了太多的光荣与梦想。如今,陈艳红仍然行走在乡间的田埂上,用自己的行动实践着生命的价值,那一串串清晰的足迹之中,摇曳着一束娇艳的玫瑰红……

结尾.webp.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