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网络科技的发展,各类网络购物平台层出不穷,现在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通过这些平台快捷地交易自己心仪的商品。然而,网络购物平台信息鱼龙混杂,如不加以甄别,消费者买到假货、次品的几率也大大增加。近日监利市人民法院成功化解了这样一起在“闲鱼”二手闲置交易平台购买某大牌包包引发的纠纷。
杨某于2022年4月通过二手闲置物品交易平台支付了购物款7000元从陈某处购买某奢侈品包包一个。收到货物当天,杨某发现该包有多处破裂、磨损,并非如先前陈某所承诺的无瑕疵商品。后杨某通过微信联系陈某,陈某拒绝了其按照原价退货退款的要求。杨某认为陈某出售的商品与描述明显不符,该行为涉及欺诈,为维护其合法权益,遂起诉至监利法院。
陈某辩称,交易前在商品详情页面已标注该包有轻微使用痕迹,而且杨某通过第三方“验货宝”验货后可以点“不接受”直接退货;杨某称其在买包前已被卖家告知商品无瑕疵,且“验货宝”拍的照片并没有看到瑕疵,收到商品后也第一时间联系了卖家,现包上的裂痕已严重影响其使用、收藏以及转卖。
承办法官通过仔细审查双方提供的交易明细和协商记录,认为双方有很大的调解空间,并多次与当事人双方沟通,从保护消费者权益及诚信经营的角度释法明理,组织双方开展调解工作。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同意各自退货退款,杨某向监利法院提出撤诉申请。
小编提醒:随着二手闲置交易平台的兴起,交易可能产生的风险也随之而来。买家一定要审慎下单,尤其对于贵重商品,在购买之前要与商家就款式、新旧程度、是否有瑕疵等进行详细的沟通。同时也要关注卖家的信用等级、交易评价,如发现有瑕疵或假货时,在购买时要及时保留相关证据材料,对于贵重商品可以录制“开箱视频”,第一时间联系卖家,如解决不了,可先申请平台客服介入,若平台协商无果可准备证据向法院提起诉讼。